咏怀古迹五首 其一
[唐]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释]:
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
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点评]:
大历元年(766年),杜甫于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览了宋玉宅、庾信故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并写下了五首咏怀历史人物的七言律诗,即《咏怀古迹》。这组诗表现了诗人关心时政、忧国忧民的思想,同时也抒发了诗人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这五首诗有个共同特点:一方面,诗人分别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另一方面,诗人也对五位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
《咏怀古迹》中的第一首,咏怀的是诗人庾信。诗人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对庾信作品的推崇,以及对庾信本人的景仰。此外,当时诗人的境遇与庾信漂泊的经历也非常相似,所以,诗人在第一首便咏怀庾信不足为奇。诗的前半部分哀叹身世之悲,抒发了晚年漂泊的无奈和辛酸。诗的后半部分以羁留北朝的诗人庾信自比,暗含着浓郁的故国之感和乡关之思。
首联写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为躲避战乱漂泊到偏远的蜀地。“支离”、“漂泊”,写出了诗人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不幸遭遇,无限悲苦、辛酸尽在其中。颔联写诗人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的状况。颈联写叛军安禄山狡诈善变,唐玄宗格外宠幸他,可他却不知报恩,起兵造反,就像梁朝的侯景那样;而诗人漂泊他乡,有家不能归,正如当年的庾信。“词客哀时且未还”一句即写庾信由于侯景叛乱,逃往江陵,然后又出使西魏,留在了北朝。诗人通过此句以庾信自喻,感慨自己的人生遭遇。尾联“暮年诗赋动江关”,写庾信晚年处境凄凉,却创作了大量诗篇来怀念故国。诗人以庾信自比,暗寓着自己幽深的乡国之思。
全诗笔调悲凉,凄婉动人,实为隽永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