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咏怀古迹五首 其三

咏怀古迹五首 其三

[唐]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释]:
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是昭君怨恨。
[点评]:
《咏怀古迹》的第三首,咏怀的是王昭君。诗人在经过昭君村时,想到王昭君不幸的一生,感慨万分,因此借咏怀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开篇“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起势宏大不凡,点明了昭君村所在之地。今湖北秭归有昭君村,位于和巫峡相连的荆门山中,相传是昭君出生之地。首联一下子为昭君这个弱女子树立了高大的形象,把她写得如高山大川一样气势雄伟,从而肯定了她的一生对国家的贡献。颔联概述了昭君一生的遭遇。短短两句诗,寥寥十四字,却概括了昭君一生的经历。“一去紫台连朔漠”,描写了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独留青冢向黄昏”,则叙述了她死后的寂寞与冷清。一个“连”字,联结了汉宫和匈奴,联结了昭君的生地与死地,暗含着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最后客死异域、独留青冢的不幸遭遇,营造出一种悲凉凄清的氛围。“黄昏”本来是个表示时间的词,但是在本诗中,这个词更侧重于指空间,指与无边大漠连在一起的黄昏时的巨大天幕——似乎可以笼罩一切,可唯独消化不了昭君的“青冢”。诗人以此写出昭君深深的愤怨。颈联中的“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紧承颔联,诗人进一步追忆了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之事,说汉元帝只通过图画来选人,而不看真人的情况,从而酿成了昭君的悲剧。这一句讽刺了汉元帝的昏庸无能。“环佩空归月夜魂”,写出了昭君客死大漠,但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却永不改变。虽然她的尸骨被埋在了青冢,但她的灵魂却在月夜回到了故国。这一句突出了昭君遗恨无穷的悲哀,表达了诗人的悲愤之情和伤悼之意。尾联通过写塞外的琵琶曲调,用“怨恨”二字点明全诗主旨。昭君的“怨恨”深重,“恨帝始不见遇”当然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她身在异域他乡,怀念故国而不得归。诗人借昭君的“怨恨”写出了自己漂泊在外,怀念故乡的心情,将悲叹之情推向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