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洞仙歌二首 其二

洞仙歌二首 其二

[宋] 李元膺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
杨柳于人便青眼。
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
约略嚬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
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
已失春风一半。
蚤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注释]:
春雪与云雾散尽,拂晓时分放晴,庭院里,杨柳抽芽对人张开青眼。还有更风流美好的景致,是点点梅花吐蕊,与远处柳枝相映,仿佛是美女轻嗔笑浅。
第一年中春天的美好处,不在那锦簇花团,倒是香梅与细柳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争奇斗艳,春天已过了一半。早占取这美好春光共游赏,不必去管春寒,对梅醉酒自会温暖。
[点评]:
本篇为咏春之词。但词人着意歌咏的是梅柳早春,而不是万紫千红的晚春。词人刻意描绘早春梅柳的绰约风姿,认为一年美好之处就在早春梅柳娇软之时,进而抒写赏春要及早、莫怕春寒的生活哲理。极具特色,极富情致。
本词的主旨已在小序中点明,即告诉人们应及时行乐,免生懊悔。词的上半部分写景,以梅和柳为中心。冬去春来,梅花凋落,柳叶新生,词人把这一季节更替的情景浓缩到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手法高妙。随后几句是对梅、柳的特写。“杨柳于人便青眼”,写柳叶刚刚生出,像美人的眉眼。人们高兴时往往眼睛正视,青处居多,所以说“青眼”。这两个字以物写情,寓情于景,颇为精彩。之后写与柳色“相映远”的梅花。“一点梅心”同样使用拟人手法,与柳眼相对应,梅花将落未落,浮在绿叶之中,就像一颗颗红心轻跃,早春风韵,表露无遗。
词的下半部分写游春所感。“一年”三句,是词人眼中所见的春景,颇具特色。他认为此时的梅、柳“小艳疏香”,远胜“浓芳”。“到清明”三句笔锋陡转,写“万紫千红”的暮春之景,繁华将尽,“已失春风一半”,这一方面仍是反衬早春之美,另一方面更引出“早占取韶光”的劝勉,因为词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不负大好春光。
这首词主题突出,结构井然。寓情于景,新奇浓艳,词人提出不惧春寒才能早享春光的主张,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