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三首 其一
[唐] 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银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注释]:
漫漫长夜荡漾着凄清瑟音,阵阵西风吹拂碧翠的萝蔓。
残萤停歇在晶莹的露水上,银河中掠过一群早归大雁。曙色中树木高大枝叶繁茂,看阳光下的远山分外灿烂。
淮南的林木落下一片黄叶,便感到洞庭湖的秋意阑珊。
[点评]:
本诗描写初秋山野高远淡雅的景色。前四句写初秋夜色,后四句写初秋昼景,全诗抒写了淡淡的愁情。诗人在描摹秋色时,注重高低远近的层次,落笔有致而逻辑清晰。首联写景抒情,写诗人一整夜都听见瑟瑟的秋风声。秋风是秋天是使者,是秋天典型的事物,它在一条条高悬的藤弦间轻轻掠过,奏出了清脆悦耳的音调,令人心感愉悦。一个“翠”字,让人在瑟瑟的秋风中感到无限的生机。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在首联刻意避免渲染悲秋的气氛,力图带给读者一份新鲜的快意。颔联展示了一片秋色秋声。玉露、虫、大雁都是秋天的典型景物,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此外,银河变成了金河,也是秋天色温所致。一个“残”字,透出秋的萧瑟,给人以秋愁的暗示。颈联、尾联四句清晰地描绘出一副早秋清晨图。颈联中,诗人选择了辽远的山与高大的树来展现秋晨美景,将读者的思绪从因上一句而产生的淡淡秋愁中拉回到秋高气爽的意境中。这一联也为最后一联的抒情做铺垫。尾联乃点睛之笔,深化了本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早秋深深的喜爱之情。本来无甚感情色彩的早秋景观,因为这一句,就充满了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在“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的佳境中,竟然有“淮南一叶下”。它为何而下?自然是因为受到了“洞庭波”的召唤。“洞庭波”典出屈原《九歌·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句。“洞庭波”与“木叶下”本都是秋风所致,况且淮南与洞庭千里相隔,诗人在此却抛开花草,用“自觉洞庭波”来解释“淮南一叶下”,可谓别出心裁,浪漫至极,能令读者感受到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本诗通篇写秋景,诗人的描写层次清晰,渐入佳境,充满新奇与浪漫的色彩。同时,颔联和颈联结构严密、对仗工整,可谓天衣无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