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千山万岭看不见一只飞鸟,万径千川行人的踪迹断绝。
孤舟上有个披蓑戴笠老翁,独个儿顶风冒雪寒江垂钓。
[点评]:
这首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品之一,约作于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精神上受到了很大打击。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逸士,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政治失意的苦闷。本诗通过描写渔翁寒江独钓、不怕风雪,借以表现诗人坚贞不屈的品格,抒写诗人孤寂悲凉之情。全诗虽然只有二十字,但画面感极强,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本诗的构思十分精巧,诗人综合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以千山万径的辽阔衬托孤舟渔翁的微小;以鸟绝人无的寂灭对比渔翁垂钓的情趣;以画面的静谧、清冷衬托人物内心思绪的翻涌。事实上,孤独垂钓的老渔翁正是诗人当时心情、思绪的真实写照。
本诗的特点,首先是营造了冷峻、凄寒的艺术氛围。单纯就诗的表面字词来看,第三句“孤舟蓑笠翁”好像是诗人描写的重点,占了整个画面的主要位置:一个披蓑戴笠的老渔翁独坐于小舟上垂钓。这一句中的“孤”、“独”两字显示出老翁的远离凡尘,及其超凡脱俗、清高孤傲的个性特点。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在此已经显示出来,然而诗人还觉得意兴不够,便又为渔翁用心营造了一个辽阔无垠、万物无声的艺术境界:远处山峰高耸,万条小路纵横,只是山间没有一只飞鸟,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平时热闹欢腾,充满生机的自然界为何变得这么死气沉沉、了无生气呢?原来是一场漫天大雪将千山万径都覆盖住了,使得鸟无法飞翔,人无法行走。大雪带来的寒冷造就了一个白茫茫的清冷世界。这一背景清晰地衬托出老渔翁孤单、渺小的身影。在这一时刻,他的内心会是多么孤寂、凄冷啊!此处,诗人运用烘托和渲染的写作手法,着重描写老渔翁垂钓之时的天气情况及周边景致,轻描淡写,寥寥数语就营造出冷峻、凄寒的抒情氛围。本诗的笔墨所及之处,涵括天地,高至山峰,下至江水,尺幅之间,囊括万里。沈德潜对本诗的评价为“清峭已绝”,顾璘的评价则是“绝唱,雪景如在目前”。他们两人的评价,大概皆是针对本诗的意境创造来讲的。本诗的第二个特点是,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被贬永州后不甘屈从而又深感孤寂的内心状态。比柳宗元晚些的诗人郑谷曾写下《雪中偶题》一诗:“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本诗写的也是江雪之中的渔人,然而用语庸常,缺乏意境,诗人并未将自己的主观意念和个性特征融进其中,因此苏轼批他为“村学中语”,而赞扬柳宗元结尾两句,说其“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苏轼所说的“人性”,指的就是诗人融入诗中的情感。与“人性有隔”相对立就是“人性无隔”,实现“人性无隔”,也就达到情与景相互融合的至高境界了。
在“永贞革新”失败之后,柳宗元接连遭到贬谪,但仍保持着一种坚贞不屈的精神状态。他所作的“永州八记”,专门描写偏远穷困地区的风景,借文章表达思想,寄托情怀。
在柳宗元的诗文中,不论是一棵草还是一株树,都反映出他极其孤寂、凄苦、落寞的心情,充分体现了他超凡脱俗、清高孤傲的个性。本诗中的老渔翁,独处凄寒、清冷的境界而依然故我,进入杳无人烟的环境仍泰然自若。他的风度、气概,以及坚贞不变的心态,难道不令人敬慕吗?与柳宗元约是同一时期的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氏营造意境选取的是春天百花盛开之时,诗中的画面清幽、美丽,表现出“烟波钓徒”安闲自得、无拘无束的性情。柳宗元和张志和不一样。他是一个坚守正义的政治家,身处激烈的矛盾和斗争中,因此他造境专门选择寒冬凄冷之时。诗人的心情亦非仅有怡情于山水的一面,还有严肃正直、凛然正气的一面,个性非常鲜明。
结构清晰、构思巧妙,是本诗的另一个特点。诗的题目为“江雪”,然而诗人落笔处并未点题。他先描写了千山万径的寂静和凄冷,没有飞翔的鸟儿,也没有行人的踪迹。随后,诗人突转笔锋,描写了正在孤船中垂钓的披蓑戴笠的渔翁形象。直至诗的结尾诗人才写出“寒江雪”三个字,正面点破题目。茫茫的天际,白雪覆盖的大地,这种辽远的景象十分吸引人。读到最后,倒过头来再读整首诗,读者心中就会不禁生发出一种豁然开阔明亮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