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
回乐烽火台前沙地似白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寒霜。
不知何处吹起幽怨的笛声,出征的战士通宵远望家乡。
[点评]: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本诗通过描写受降城凄凉的夜色和幽怨的芦笛声,强烈地抒发了戍边塞外的征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真切感人。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
前面两句,描写诗人登城的时候所看到的月下之景。第一句写远景:回乐城东面几十里的丘陵上,高耸着一排烽火台。丘陵下面为一大片沙地。在月光的照耀下,沙子如同积雪一样泛着寒光。第二句写近景:高城外面,天上地下皆是洁白、凄清的月光,就像秋天的寒霜那样让人感觉到寒意。这霜一样的月光与雪一样的沙地,正是引起征人思乡之情的典型环境。而恰恰是在这凄清宁静的夜晚,夜风吹送来了哀婉、悲凉的芦笛之声。这悲乐更加唤醒了征人遥望故乡、思念故乡之情。第三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中的“不知”二字,写出了征人怅惘的心情;第四句“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尽”字,又抒写了他们毫无例外的无限思乡之愁。
从整首诗来看,前面两句是写色,第三句是写声,尾句抒发心中之感,是写情。前面三句皆是为尾句的直接抒情进行的烘托、铺陈。开头,诗人从视觉角度抒写了淡淡的思乡之情,进而从听觉角度淡淡的思念酝酿成澎湃的感情波涛。前面三句已蓄足气势,通常尾句就会直接抒发情感。而诗人却另辟蹊径,让蓄满的情感在结尾处打了一个回旋,以想象中的征人遥望故乡的镜头进行表现,令人觉得语尽而意未尽。诗歌在戛然停止之处依然“诗情一荡”。本诗艺术上的成功之处,便在于诗人将风景、声音和情感融为一体,把感情、蕴意和音乐美交融在一起,构造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体。本诗意境浑然天成,空灵明快,而又有意蕴无限的特点。所以本诗被谱进弦管中,四处传唱,成了中唐绝句里杰出的著名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