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唐] 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注释]:
本想长久地归隐山林,又苦于无钱难以为生。
滞留长安不是我心愿,心向东林把老师怀念。黄金像烧柴一般耗尽,壮志随年岁逐日衰减。
黄昏里吹来萧瑟凉风,听晚蝉声声愁绪更添。
[点评]:
本诗是孟浩然滞留长安寄给远上人的诗。从这首诗的内容看,当为孟浩然在长安落第之后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是一首坦率的抒情诗。诗题中的秦中在这里指京城长安一带。上人是对僧人的称呼。
首联从正面写“所欲”。诗人的所欲,本为隐逸;但诗中不用隐逸而用“一丘”、“三径”的典故。“一丘”颇具山野形象,“三径”自有园林风光。诗人用形象表明隐逸思想,是颇为自然的。然而“苦无资”三字却又和“所欲”发生了矛盾,透露出诗人穷困潦倒的景况。
颔联“北土非吾愿”从反面写“不欲”。“北土”指“秦中”,亦即京城长安,是士子追求功名之地。此句表明了诗人不愿做官的思想。因而,诗人身在长安,不由怀念起庐山东林寺的高僧来了。“东林怀我师”是虚写,诗人用一个“怀”字,表明了对“我师”的尊敬与爱戴,暗示诗人追求隐逸的思想,并紧扣诗题中的“寄远上人”。这两句诗正反相对,以“北土”对“东林”,以“非吾愿”对“怀我师”,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也更能表达诗人的所思所想。
颈联描绘了诗人滞留长安时的处境和遭遇。“黄金燃桂尽”,表明他花完了旅费,已经陷入穷困潦倒的局面;“壮志逐年衰”,则体现出他心灰意冷的情绪。这两句对偶自然流畅,读来琅琅上口。
尾联写“凉风”、“蝉鸣”。诗人描写这些秋天的景物,恰好扣住题目的“感秋”。秋风萧瑟,蝉鸣声声,令人容易心生伤感。况且当时诗人身在长安,旅资耗尽,做官无门,面对这样的景色,怎能不“益悲”呢?许多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往往借物抒情,很少直接抒情。因为感情过于抽象,难于直接抒发。本诗却一反常法,诗人通过“苦无资”、“非吾愿”、“怀我师”、“益悲”等满怀感情的语句直写心中的忧郁和愁绪。这种白描的手法使感情表达更为直接,令人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悲伤,也因此更能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