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前不见古代圣君豪杰,后不见今天明主贤人。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点评]:
本诗为诗人登幽州台抒怀之作。幽州台,即蓟北楼,又名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而筑的黄金台。这首诗感慨深沉,语言苍劲奔放,可谓千古绝唱。后人评价陈子昂只此一诗足以令其流芳百世,名传千古。
陈子昂具有过人的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却不被武则天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入狱。他不仅不能实现政治抱负,反而受到排挤,因此万般苦闷。当他登上幽州台远眺时,想到古时的君臣风光无比,自己却一生坎坷,顿时感到生不逢时,一股悲切之情油然而生。他忍不住潸然泪下,随即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抒发了壮志难酬、没有知音、孤单无助的悲愤。
从内容上看,前两句,诗人俯仰古今,写出了时间的绵长。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王,比如战国时代礼遇乐毅、郭隗的燕昭王,礼遇田光等人的燕太子丹等。然而,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不能复现,未来的贤明君主也来不及见到,古今对照,诗人顿生“生不逢时”的感叹。这些感叹表达了诗人对当朝黑暗政治的痛恨。第三句,诗人凭楼眺望,写出了空间的辽阔。第四句,诗人描绘了自己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诗人登台远眺时,只觉宇宙茫茫,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怆然落泪。全诗拓开一片广阔无垠的时空。这无垠的时空与诗人茕茕孑立的身影两相映照,分外动人。本诗境界辽远,意境绵长,反映了诗人的高尚情操。这种高尚情操是有志之士的共同心声,因此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从艺术手法上看,一句与二句,三句与四句各自形成鲜明的对比,将本诗的情感表达得更为强烈。这首诗虽然短小,但大气磅礴,意蕴深远,感情丰富,语言凝练,句式长短不一,音节变化多端,为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