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蓦山溪

蓦山溪

[宋] 曹组

洗妆真态,不在铅华御。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黄昏小院,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销魂处。
结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
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销瘦却,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注释]:
洗尽雕饰独存天然真态,不须要用脂粉妆扮。翠竹丛外一枝斜出,就像天寒日暮的佳人美丽非凡。只可惜在黄昏院落,没有人对你的清香赏赞。更何况寒风飕飕,雪花纷纷扬扬,你孤零零开在江头路畔。
月下清光映照你的疏影,这景象让人梦绕魂牵。当梅花结子之时,又会是细雨连绵令人肠断。你一生一世孤芳自赏,给有情人多少感伤哀怨。我已经为你日日消瘦,就像南朝的沈约,试问你可否看见。
[点评]:
本篇为咏梅抒怀之词。上片写梅花雅丽清疏的芳姿,展示梅花高洁的品格之美;下片慨叹梅花孤芳自赏,实写赏梅者情怀之抑郁。全词咏物寓意,婉曲深永,是古诗词众多咏梅之作中的一篇佳作。
上片开头“洗妆真态,不作铅华御”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舍弃了繁杂的铺陈,简洁明朗。接下来,词人继续用直接明快的风格写梅花“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其中,“竹外一枝斜”化用苏轼的诗句“竹外一枝斜更好”,而“天寒日暮”则化用杜甫的诗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黄昏院落”以下几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梅花映雪的图景。读者不仅能见其美,还能闻其香。上片对梅花的描写直接利落,就像俞陛云先生所说:“此调佳处,在不用侔色揣称及譬喻衬托,而纯在空处提笔描写。”词人在下片不再状写梅花之美,转而抒发自己心中的烦闷。“月边疏影”四句中,“疏影”、“销魂”、“细雨”等词,无不让人感到沉郁。“孤芳一世”以下四句,词人以南朝沈约自况。统观全篇,词人先是用梅花的高洁来表明自己不与他人同流合污的气节,后又用沈约的怀才不遇、郁郁清瘦来表明自己孤傲的性情,最后又转回到花上来,说自己的气节和性情只有梅花知道。末句不是平白直叙,而是巧妙地使用反问手法,使整首词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