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金陵送取经僧回蜀

金陵送取经僧回蜀

[明] 赵贞吉

洗钵长干寺,鸣榔一苇湾。
经收唐藏译,歌学楚狂还。
草绿金沙岛,云开石镜山。
慈航偏易渡,岂若世途难。
[注释]:
洗钵长干寺:指僧人在寺庙里洗涤钵缽,准备回程。
鸣榔一苇湾:“鸣榔”是指敲击木鱼,示意禅僧禅定诵经;“一苇湾”则是一处水域的名称,指寺院所在地。
经收唐藏译:指僧人收集经书、将其藏于包裹之中,并在回到蜀地后对其进行翻译。
歌学楚狂还:指取经僧人所学的佛法,以及蜀地的文化风貌。
草绿金沙岛,云开石镜山:描绘了长江两岸的美景,表现出作者对金陵的热爱之情。
慈航偏易渡,岂若世途难:通过“慈航偏易渡”这一词语,表达了佛教的慈悲精神,同时也暗示着在人生的旅途中,修行佛法比世俗的路途更容易。
[点评]:
这首诗通过描绘取经僧人的回程之路和作者对金陵之美的表达,展现出了佛教慈悲精神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在情感上,诗中的“送别”和“回归”表达出了对离别和重逢的深情思念,对于赵贞吉这样一个清代的文人来说,更显得珍贵和难得。在意境上,作者巧妙地运用长江两岸的景致和佛教的慈悲理念,将长江文化与佛教思想相融合,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